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空氣不霧霾 我們就不需要凈化器了嗎?

空氣不霧霾 我們就不需要凈化器了嗎?

霧霾天氣為熱愛生活的人們敲響了健康警鐘之外的同時也悄悄促進了空氣凈化器產品線極速邁向成熟,在霧霾天數較多的秋冬季節儼然已經變成了空氣凈化器銷售「旺季」,依此情況想必很多消費者心中會頓生疑惑:「空氣不霧霾 我們是不是不需要凈化器了?」

其實,當已經看到瀰漫的霧霾時,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早已超標嚴重,這時才想到呼吸健康等問題未免晚了一些。專業環境專家早已指出,我們所熟知顆粒狀污染物只是空氣污染物構成的一部分而已,而不可見的污染物如PM 0.3等直徑更小,所帶來的潛在健康威脅確一點都不遜色。

那麼在日常家居生活中這幾種情況是不是時有發生呢?即便是在天藍藍、水清清那些沒有霧霾的日子里。

花粉過敏,噴嚏打不停;

季節交替家中小孩、老人總是被感冒等「小病」侵擾;

受夠了二手煙、油煙困擾,咳嗽不斷;

。。。 。。。

以上情況隨時都有可能出現,雖說霧霾天給我們感官上的衝擊力更強,其實即便是未見霧霾我們也要打起精神來注意身邊可能會威脅到健康的潛在因素。簡單的說,即時長時間沒有霧霾,我們也一樣需要一台凈化器,別問筆者為什麼下面的場景一定會讓您更有沉浸感。
NO!花粉&寵物毛髮 敏感人群真正「剛需」

花粉是百花之間傳遞感情的媒介,也是對不少朋友的「致命殺傷性武器」。。。對於過敏體質的朋友來說提到花粉時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花粉所帶來的過敏癥狀真的會讓他們很崩潰,對花粉過敏的朋友多數選擇了在春季戴起口罩,可是這樣就解決問題嗎?
要知道,花粉傳播的季節性涵蓋了春季、夏季和秋季,如果只用口罩那麼恐怕一年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得「蒙面」見人。花粉的直徑一般在30-50微米左右,隨著微風可在空氣中肆意傳播在空氣中飄散時極容易進入室內,總不能在家睡覺的時候也戴著口罩吧。。。

其實不止這些,對於易過敏體質且家中有寵物的朋友們來說可愛的寵物脫毛時除了能欣賞到「下雪」場景之外也是一場鼻子的災難,在家戴口罩確實很熱。。。寵物的細小毛屑等都會成為空氣中的小型顆粒污染物,對付這種小污染物擁有HEPA濾網的高凈化率和高除菌率空氣凈化器產品可是手到擒來。

多重濾網各司其職門道多多:預濾網專門負責凈化大顆粒污染物(如寵物毛髮、柳絮等可見污染物);HEPA集塵濾網過濾空氣中的PM10/PM2.5以及0.1μm顆粒物,PM2.5的直徑為2.5微米花粉的30微米直徑與它相比大了很多,完全去除根本不在話下。

如果您是易過敏人群,那麼請記住:除了房子之外,一台靠譜的空氣凈化器也是您的剛需品,一進家門就可以讓口罩下崗了。

自己沒事兒? 老人小孩是目標

冬去春來,春風吹走霧霾讓您愉悅的外出郊遊享受好天氣。等等,家中的孩子、老人怎麼都病倒了,這是為什麼?出遊計劃泡湯這不要緊,抓住源頭才是真。

以小孩為首的弱勢群體需要空氣潔凈

對於青壯年人群來說,空氣中PM 2.5PM 0.3顆粒物中所攜帶的病菌等可能會被自身的防禦免疫系統抵擋在外,但是對於弱勢群體例如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來說這是嚴重的隱患。PM2.5PM 0.3等更微小顆粒污染物可是我們雙眼看不到的,而它們所攜帶的細菌正是換季的致病元兇。

拒煙一族:對油煙和二手煙說不

男朋友、老爸、老公是老煙民,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現在根本不用普及就知道二手煙對人體的危害同樣威力驚人,一人抽煙多人遭殃的畫面腦補就知道有多尷尬,屋內有人抽煙經過筆者實際測量PM2.5值會直線飆升,你說戒煙?朋友還是現實一點吧。

以為家中無人抽煙就能躲開屋內空氣污染高枕無憂?除非你連飯都不做。其實不少辛苦的媽媽長時間在廚房奮戰之後都會產生不適情況如胸悶、頭痛,這都是長時間駐足在油煙環境中所致,經過燃燒油煙中所含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具有強烈致癌性的苯並芘都對人體健康造成隱患。特別特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女性而言,長期處在油煙環境中據說會導致皮膚活性因子數值降低,黃臉婆難道就是這樣來的么。。。

對於油煙和二手煙來說,主要污染物的顆粒直徑並不難去除,處理難點是它們通常會流竄至房間的每個角落,不巧又逢您家居面積較大可就成了麻煩事。新國標中的CARD值所反映的能力就是凈化器所能覆蓋的範圍,CAR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凈化器的凈化效率和適應使用面積。

健康要每時每刻

霧霾只是一個表象,可以把它當做一個重要的警鐘提醒,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沒有表象霧霾空氣中也蘊含著不少健康隱患。尤其是對於易過敏人群;家中有小孩、老人、寵物的用戶;家中那位是老煙民的消費者們來說更需要隨時隨地擁有潔凈空氣的保護。


SO,沒霧霾就不需要空氣凈化器嗎?您自己回答吧。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花粉爆發季 大華府粉量或創新高

【大紀元201604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知行美國美國華盛頓特區編譯報導)春天終於來了,百花爭艷、心境開朗的同時,很多民眾又開始頭痛過敏反應了。從3月進入花季以來,在華盛頓特區與馬里蘭州都有相當數量的花粉爆發。由於檢測手段和地點的不同,各地報告的花粉數量也迥然有異。有民眾報告監測儀器測得的花粉數量為20年來最高,為往年的23倍,但是在陸軍過敏研究實驗室測得的數據卻只有往年的平均值甚至略低。

無論花粉的絕對數量多少,過敏季確實已經悄悄降臨了。為了減少過敏症狀,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開車時將空調調至車內循環模式
用濕抹布將從室外進入室內的寵物擦乾淨
戴上帽子、墨鏡,以減少與花粉接觸
回家就立即洗澡,並將沾了花粉的外衣直接扔進洗衣機
用生理鹽水(Saline)清洗鼻腔
盡量選擇傍晚或清晨到戶外鍛鍊,因為花粉顆粒在溫暖和多風的時段最多
盡量躲在室內,關閉門窗
使用中央空調,並加裝防過敏濾芯
看醫生,適度使用抗過敏藥物

好消息是,上週末的降雨把花粉從空氣中洗淨,短時間之內,民眾就不會那麼「敏感」了。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忽略過敏預防!寶寶皮膚癢、睡不好恐影響發育 原文網址: 忽略過敏預防!寶寶皮膚癢、睡不好恐影響發育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裴仁生。

為什麼過敏會影響成長發育?

裴醫師表示「生長激素」和「營養」是影響寶寶成長的重要因素。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時段,但僅有在熟睡狀態才會啟動分泌機制,裴醫師說明,當寶寶因為過敏症狀,如異位性皮膚炎所造成的皮膚搔癢,而睡不安穩,就會干擾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寶寶成長發育。此外,過敏性鼻炎容易造成鼻塞,阻礙氣味分子到達鼻腔內的嗅覺黏膜,使嗅、味覺變差,就會影響寶寶食慾;過敏也常造成腸絞痛,出現脹氣、胃痙攣,甚至腹瀉等情形,進而影響寶寶營養吸收!

裴醫師提醒,多數家長不知道過敏的影響如此深遠,常以為有症狀再治療就好,殊不知屆時可能已為時已晚,因為過敏一旦被誘發就很難根治,若寶寶三歲前被誘發過敏,研究指出有高達八成的過敏兒長大後會有呼吸道過敏(:氣喘)的問題,因此建議家長應盡早在寶寶三歲前透過「飲食」幫寶寶打好底子!

該如何預防過敏?

裴仁生醫師指出,因為牛奶蛋白分子較大,對寶寶未發育成熟的腸胃道來說,較難吸收,免疫系統很有可能將之視為有害物質,進而產生過敏反應。研究指出「母乳」是寶寶最能適應,且最不容易導致過敏的最佳營養來源,因此建議家長可以盡量哺餵母乳。然而,哺育母乳相當辛苦,即使多數媽媽都知道母乳好處多多,還是可能因為不方便或工作等外在因素作罷。若家長一歲後需要選擇配方產品銜接母乳,建議家長可選擇「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它經過特殊水解技術,將容易刺激腸胃的大分子蛋白質切成小分子,較不會刺激寶寶的腸胃,同時保有完整營養,還能夠透過小分子慢慢地培養腸道對牛奶蛋白的適應力。

正確的過敏預防對策應「環境清潔」與「慎選飲食」缺一不可!建議爸媽,若有家族過敏史或擔心寶寶過敏,務必及早諮詢專科醫師做好預防,以免過敏影響孩子的成長。


** 寶寶若有潛在過敏風險,有過敏家族史,建議尋求兒科醫師飲食建議 **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副食品DIY 寶寶營養又健康

餵食寶寶吃糙米糊(照片提供/曾涵郁)

我是營養師,女兒恰巧4個月大,什麼時候讓她開始吃副食品?或是給她吃什麼副食品?這是新手媽媽常會遇到的問題。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最好6個月才添加副食品,但是如果母親親餵母乳到寶寶6個月大很困難,且出現母奶量明顯變低,寶寶出現厭奶,而有對其他食物有需求的表現時,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可從4個月就開始吃副食品,可以增加食物的耐受性和減少食物過敏的機率。
因此我在女兒4個月大以後,就循序漸進開始嘗試製作副食品。添加食品的順序最好從米糊、米精開始。做法是將糙米或白米放入電鍋,以1:10的米和水比例煮熟,搗碎變成米糊,訓練寶寶學習吞嚥。
之後,可以從水果類(蘋果、香蕉)→蔬菜(紅蘿蔔、花椰菜為主)→豆類(如豆腐)→肉類(如魚、雞)→蛋類(從蛋黃開始)。
量由少漸增,稠度由稀到濃,添加副食品的型態可從液體→糊狀→泥狀→條狀→塊狀。
每次添加一種,待適應後再添加另一種。添加新食品應該注意是否有過敏反應,如腹瀉或皮膚產生變化,就應該立即停止。
◎4-6個月的寶寶咀嚼和吞嚥能力尚未發展完成,以流質為主(米糊、蔬菜汁、果汁)。
◎7-9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牙,吞嚥能力愈來愈好,質地以泥糊狀為主。
開始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豆製品、魚、肉及蛋,可以開始少樣而多變化的副食品刺激,可在電鍋丟入2-3種的蔬菜和一份蛋白質(肉豆類和蛋黃),再加上糙米或白米,蒸熟後食用,食物調理機打成泥狀,營養就非常均衡。
◎10-12個月大的寶寶會用牙齦咬碎食物,將食物切薄、切碎和煮爛,建議自備熟食專用剪刀,將食物減成碎片。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吃和大人相同的食物,因為消化系統未完全,但要軟質、低油、低脂、低鹽。
準備副食品時,應該使用當地、當季的食材,並注意衛生安全,不過度調味,要讓寶寶容易吃且喜歡吃為主。(作者為曾繁英小兒科診所營養師)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名醫問診-淺談蕁麻疹

名.醫.問.診-淺談蕁麻疹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狀況,在身上任何處的皮膚出現紅色到粉紅色、輕微鼓起或膨出的疹子(可大可小),通常合併搔癢的感覺。疹子會自行消退又在其他部位產生。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世界約15-30%人口有蕁麻疹的經驗。
蕁麻疹是皮膚淺層的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使得組織液由血管滲出所造成。有時發生於深層血管時會見到嘴唇、眼皮或手腳掌的皮膚腫脹(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時甚至造成喉嚨水腫,引起呼吸困難而危及生命。當每天或幾乎每天發生蕁麻疹且病程大於6星期時稱為慢性蕁麻疹。百分之三十的蕁麻疹患者會轉變成慢性蕁麻疹,常造成睡眠障礙,使得患者工作生活受到影響。
血管會如此變化主要是因皮膚或血液中的肥胖細胞(mast cells)被刺激活化後釋放細胞中的組織胺(histamine)。組織胺促使血管反應,也興奮了神經引起癢感,形成典型的症狀。有各種的原因可使肥胖細胞活化,除了耳熟能詳的過敏反應(食物、藥物等第一型過敏反應)外,物理作用(冷、熱、壓迫或摩擦皮膚)、化學物接觸、感染(寄生蟲、細菌、病毒)、惡性腫瘤、系統性疾病、自體免疫反應、甚至單純的心理壓力等都會讓細胞、組織釋放組織胺。臨床上,偶爾可由疹子的形態猜測引起的原因(如物理性蕁麻疹、皮膚劃紋症)。但大多無法給予臨床特殊的訊息。
對於過敏原的反應較常發生於急性蕁麻疹。身體針對過敏原製造了免疫球蛋白E抗體 (IgE)。日後再接觸相同過敏原時,IgE的存在就會激活化肥大細胞。蕁麻疹的過敏原最常見是食物和藥物。其它如花粉、灰塵、寵物毛髮、皮屑或黴菌等也不少見。甚至於生活中的衣物、棉被、洗衣精等也可引起蕁麻疹。因過敏原的種類太多,所以不建議常規抽血檢測(也有偽陽性的結果)。較佳的作法是以日常記錄、觀察的方式找出過敏原。
絕大多數的慢性蕁麻疹患者並非過敏所致,且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找不到原因。除了詳細的病史詢問,必要時臨床醫師會安排一些檢查以了解是否與物理性、藥物、感染或內科疾病相關。有趣的是,慢性蕁麻疹患者約有30%被發現和自體免疫的機制有關。這些患者血液中具有自體抗體,對自身的組織、蛋白質產生反應(如抗甲狀腺抗體)。
蕁麻疹不會傳染。急性蕁麻疹者,即使找不到原因,病情經治療後,大部分的人也會在數天或數周後痊癒。慢性蕁麻疹則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仍無法改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抑制組織胺的作用、釋出及抑制免疫反應。患者可記錄觀察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接觸物來找出過敏原。注意蕁麻疹的發生是否與洗熱水澡、運動流汗或皮膚乾燥等物理性蕁麻疹有關。並降低心理及生活壓力來減少心因性蕁麻疹的誘發。
慢性蕁麻疹目前建議的藥物治療方式如下:口服或針劑抗組織胺是蕁麻疹的第一線用藥,尤其是慢性蕁麻疹患者需長期口服抗組織胺治療。新一代的抗組織胺是相當安全又有效的藥物。病情控制不佳的病患,劑量在可耐受下甚至可增加至四倍量。除抗組織胺,患者可加上白三酸烯素拮抗藥控制病情。當臨床難控制時,可加上免疫抑制劑或抗IgE抗體(Xolair)來降低體內IgE總量及功能。
具有自體抗體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對於類固醇和免疫抑制藥物的反應很好,但對抗組織胺效果不佳。然口服類固醇不建議長期使用,而高價的免疫抑制劑(如Cyclosporine,150元/顆)服用時需注意藥物濃度及肝腎毒性(且為高價藥物150元/顆),生物制劑 Xolair一劑更是高達16,800元。因此對自體免疫相關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是否需發展特定的治療方式也許是個學術上可討論的議題。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美食在眼前你選擇吃甚麼? 也許跟體重有關

Overweight man eating fast food in front of weight scales

據英國公共衛生署2014年數據顯示,61.7%英國人有肥胖或超重的問題,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高於30的人數持續上升。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030年英國將有3/4的男人和2/3的女人面對超重問題。

為解決此問題,英國政府近年積極推行不同的政策,如將向含糖飲料製造商徵收糖稅,推出體重管理課程和策劃不同的公眾活動,教導國民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從而鼓勵他們有均衡的飲食,告別肥胖。

然而,醫學硏究委員會與英國劍橋大學的硏究人員近日發表硏究報告,指出體重正常的人與超重的人對於食物的認知程度大致相同,能分辦出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但只要把引致肥胖或不健康的食物放在超重的人眼前,他們便會自動傾向選擇這些食物,忽略食物的營養價值。

看食物照片 兩組食物評級相若

硏究人員把63名硏究對象分為正常體重組別和超重組別,當中23人屬體重正常的人(BMI<25kg/m),其餘40人則屬超重的人(BMI25kg/m),除體重外,兩個組別的身體狀況、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和智力程度大致相同,而高運動量人士、素食者、有食物敏感和有特別飲食習慣的人士已排除在外。硏究旨在測試能人們對食物健康價值的認知是否與其飲食行為一致。

研究在一日裡進行。當天所有參與者需於8時前吃早餐,份量跟其平時一樣。硏究人員9時開始為他們進行食物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測試等,並要求他們獨立地按照健康和美味程度從電腦屏幕中顯示的50張零食照片中評級。

其後,研究人員把參與者將健康和美味程度為中等的食物圖片訂為參照食物,再與其他食物進行比較。例如,燕麥棒是參照食品,屏幕下張圖顯示的是一個蘋果,人員便會問受訪者是否願意以燕麥棒換蘋果,如此類推。在交換過程中,功能性磁力共振(fMRI)會量度受訪者的大腦神經活動和與自制能力程度。

結果顯示,兩個組別排序不同的食物時,考慮美味程度多於健康。而他們對食物的美味和健康的評級相若,對不同食物的腦部神經反應和自制能力程度也大致相同。但當硏究人員於1時帶參與者吃自助午餐時,情況卻有所不同。

看真實食物 超重組別自制能力較低

硏究人員在自助餐中向參與者展示他們早前評級的食物,其分為4個組別:三文治、甜品、飲料和零食,每個組別有較健康或較不健康的選擇,如可樂與輕怡可樂、雞肉三文治與蕃茄煙肉生菜三文治。

參與者需就不同組別的食物再次評級,同時也會量度他們的腦部神經反應。他們被告知,完成評級後,便可吃他們選擇的東西。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展時真實食物時,超重組別選擇吃不健康食物的比例較正常體重組別高,而其自制能力程度較原本低,與早前只展示食物照片的結果不一致。

BMI愈高 越易受食物引誘

另一份報告指出,上述現象可能與腦部的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有關。硏究人員為超過200名健康的受訪者進行磁力共振時發現,BMI愈高的人,腹內側前額葉皮層的灰色區域愈少,而該區域與首個實驗中參與者對食物的腦部反應區域重疊。

硏究人員Dr. Paul Fletcher表示,這發現也許能解釋第一個硏究的結果——理性和假設的食物價值判斷未能完全有助超重的人在現實中作出相應的行為。當受到美味的食物引誘時,他們會較易跳過大腦發出有關食物的理性建議,令其捨棄原本較健康的選擇。「體重輕或重的人負責作出食物判斷和選擇的腦部區域位置沒有明顯分別,但結構上的差異或許解釋了為什麼超重的人作出與思想一致的行為的能力較低。」現時硏究人員仍未知腦部結構不同跟肥胖的因果關係。

另一硏究人員Dr. Nenad Medic則表示,研究結果反映若只從教育著手不足以改善超重或肥胖的問題,因為他們本身已知道如何分辨健康,協助移除引致肥胖的食物或飲料帶來的引誘可能更有效。

BMI的量度與限制

現時國際和世界衛生組織多採用BMI作為衡量成人身體質量的標準。BMI是一個量度身高與體重比例的工具,能粗略計算一個人是否屬於肥胖,它的計算方式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若歐洲人的BMI等於或大於25屬於超重(Overweight),等於或大於30則屬肥胖(Obesity)。

然而,BMI也有不少的限制,如它沒有計算一個人體內的脂肪比例,在某些情況下,BMI數值很高,也不一定代表肥胖。例如運動員的肌肉比例較多,BMI數值會因而提高,但他們的脂肪比率可能與正常體重的人無異,因此BMI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指標。

Overweight individuals more likely to make unhealthier choices when faced with real food (EurekAlert)
Brains of overweight people 'override health messages' when food appears (Telegraph)
UK and Ireland prevalence and trends of obesity (Public Health England)
Three in every four British men will be overweight by 2030, says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The Independent)
Obesity and overweigh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天氣變化大 寶寶換季過敏暴增3成

新聞圖片

換季溫度、濕度劇烈變化,容易刺激免疫系統反應誘發過敏,近來因為「換季型過敏」而就診的寶寶暴增至少3成!(資料照,記者謝佳君攝

最近天氣變化大,一下冷颼颼一下又豔陽高照,造成免疫力較弱的年幼族群,到醫院掛病號人數增加,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表示,換季溫度、濕度劇烈變化,容易刺激免疫系統反應誘發過敏,近來因為「換季型過敏」而就診的寶寶暴增至少3成!

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調查,室內外溫差達7度以上,或是相對濕度61%以上,容易因為溫差、濕度變化大,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防禦能力下降,加上濕度高適合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生長,進而提高誘發過敏症狀的風險,偏偏春季就是具有這樣的天氣特性,也因此造成春季過敏人數倍增!

楊曜旭指出,寶寶的呼吸道與皮膚狀況較成人敏感脆弱,一旦誘發過敏,容易讓身體組織處於發炎狀態,例如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水等,異位性皮膚炎則會出現濕疹、皮膚搔癢問題,睡眠狀況被干擾更會進一步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恐影響發育。

楊曜旭強調,從出生到3歲是寶寶免疫系統逐漸發展成熟的階段,也是預防過敏的最佳時機,而母乳中富含有免疫球蛋白與抗體能促進免疫保護力的發展,降低未來過敏機會,建議母親可從哺餵母乳著手,為寶寶做好內在體質的調整。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咳不停,未必是感冒!小朋友常見的過敏咳


進入換季時節,忽冷忽熱的天氣,讓家中小朋友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等過敏症狀,許多家長以為只是感冒,卻怎麼都治不好。小兒科權威,基隆三總副院長李明勇醫師指出,一般感冒咳嗽頂多約1~2個星期,之後就會逐漸好轉痊癒,若咳嗽現象未減緩,就要觀察是否與過敏有關,尤其台灣環境、氣候潮濕,小兒慢性咳嗽的過敏比例有增加趨勢,現在每10個小朋友就有一個人有過敏咳,最常見的仍是氣喘。



李明勇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經驗,小朋友因過敏而引起反覆性咳嗽,以氣喘所導致的比例最高,除了先天體質遺傳所致,在後天環境中接觸到過敏原,也會誘發氣喘發作,例如空氣中的PM2.5、塵蹣、二手菸害和氣候、環境潮濕等都是影響因素,其中,以塵蹣引發的過敏性氣喘最多。而好發期多在天氣變冷的年初、年底之時,或是季節交替之際。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分為過敏性、非過敏性,在預防上,李明勇醫師建議,除了忌吃會刺激氣管發炎的冰冷食物,若是非過敏性氣喘的患者,也應避免吃奶、蛋類等會引起過敏的食物;若是過敏性引起,應先檢測確認過敏原,再控制外在環境會致過敏的因子。而孩童一但出現過敏症狀,必須加以改善,長大才不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針對過敏性氣喘的小兒患者,李明勇醫師進一步補充,要避開過敏原,首要注意環境飲食,像是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或是在咳嗽時服用枇杷膏清肺潤喉,日常生活中就多加留意做好保健,降低過敏引起的身體不適。不過,他也提到,5歲以前的小朋友,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容易因為感染感冒而咳嗽,5歲之後的症狀才要考慮是否有過敏的可能性,家長不用太過於緊張。


資料來源: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421/675559.htm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天氣變化速度快 換季過敏兒增3倍

近期台灣天氣變化大,小兒過敏的狀況也明顯增加。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表示,換季時溫溼度劇烈變化,易刺激免疫系統反應誘發過敏,近來因「換季型過敏」就診的人數,增加至少三成。
 
根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調查顯示,室內外溫差達7℃以上或相對溼度61%以上,最容易誘發過敏症狀,主要是因為溫差溼度變化大易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防禦能力下降,且溼度高是最適合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生長的環境。
 
楊曜旭表示,寶寶的呼吸道與皮膚狀況較成人敏感脆弱,一旦誘發過敏,容易讓身體組織處於發炎狀態,如過敏性鼻炎的鼻塞、流鼻水等,異位性皮膚炎則會出現濕疹、皮膚搔癢問題,睡眠狀況被干擾會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影響發育。

資料來源: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防癌要從腸道開始!美國研究:吃益生菌有幫助


腸道健不健康,不只跟便祕、大腸癌有關,對全身的影響都很大!美國研究發現,適度補充益生菌,讓腸道內的好菌數量多一點,可以對抗體內發炎,有助預防癌症、肥胖、失智症、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腸道好菌抗發炎 壞菌容易害你生病
人體腸道內住著成千上萬的細菌,好菌和壞菌都有,好菌具有抗發炎的作用,有助減緩或是抑制疾病的發生,壞菌則容易造成身體發炎而生病。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腸道細菌對於預防肥胖和其他慢性疾病都扮演重要角色。 現在,新的研究發現,腸道好菌有助減少部分癌症的風險。
好菌減少基因損傷 幫助延遲癌症發生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研究員針對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456)進行研究,這個菌種是人體內數量較充足的好菌,而且常用來製做優格等發酵食品。
結果發現,嗜酸乳桿菌可以減少基因損傷,明顯降低體內發炎情況,這對很多疾病都有影響,包含老化、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心臟病、關節炎等。腸道好菌充足,有助延遲癌症的發生,因此適量補充益生菌有助防癌。
優格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適量補充有助提升免疫力、預防癌症。
菌叢影響淋巴癌 補充好菌減少發炎
過去就有同一作者的研究顯示,腸道菌叢和淋巴癌的發生之間有關聯,而淋巴癌是源自於免疫系統。
上述兩個研究都以小鼠做實驗,這些小鼠的ATM基因已有變異,因此容易罹患「毛細血管擴張性運動失調」(ataxia telangiectasia),而這種神經性失調的症狀與血癌、淋巴癌等癌症有高度相關。
研究員將實驗小鼠分成兩組,第一組小鼠只吃具有抗炎作用的益生菌,第二組小鼠則攝取好菌和壞菌混合的細菌,而這也是人體腸道中的典型現象─好菌和壞菌並存。
適度補充益生菌,對於腸道和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實驗發現,只吃好菌的小鼠,淋巴癌發病的時間速率,比另外一組的小鼠慢了整整一半。而且,比起好菌、壞菌都吃的小鼠,只吃好菌的小鼠壽命延長4倍,DNA損傷和發炎現象也都比較少。
好壞菌比例是關鍵 未來醫療潛力看好
新研究還針對小鼠排泄物中的腸道代謝物進一步分析,結果,研究員很驚訝地發現,只吃好菌的那組小鼠,牠們的代謝物具有防癌的特性,而且這組小鼠的氧化代謝效率比較高,這也是有助降低癌症風險的因素之一。
研究員指出,腸道菌叢的組成,對於防癌和身體的新陳代謝確實有所影響。未來,腸道菌叢的研究可能有助於癌症預防和治療。此研究已刊登於《PLOS ONE》期刊。
防癌不只靠益生菌 全面調整生活習慣
提醒大家,癌症的發生往往是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所造成,除了適度補充好菌,還要保持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正面情緒,對於防癌才有更全面的影響。另外,適度的膳食纖維也可以促進腸道好菌生長,均衡飲食就能吃進健康!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