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幼兒食物過敏急救方

食物過敏的影響主要在於皮膚、胃腸道及呼吸道。當家長在用餐中或後,發現孩子出現如下述的異常症狀時,就要提高警覺,孩子有可能是食物過敏了!

◎    皮膚方面:「急性蕁麻疹」為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手腳、臉、全身皮膚起疹、發癢,嘴唇紅腫、眼睛癢、眼睛浮腫等。

◎    胃腸道方面:常見的症狀為肚子痛、拉肚子、噁心、嘔吐等。

◎    呼吸道方面:包括流鼻水、鼻炎、打噴嚏、喉嚨不適及聲音沙啞等,過敏嚴重時,甚至出現喉頭水腫,覺得呼吸困難。


您可以先這樣做──食物過敏急救方
當孩子出現的過敏狀況不算嚴重,或是在送醫院的途中時,有幾個急救方可以先減緩孩子的不適感,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傅承偉表示,若家中有孩子之前治療流鼻水的藥物(即抗組織胺藥物),可以先讓孩子服用,服用的劑量則和治療流鼻水的劑量相同,可以幫助緩和孩子過敏的症狀。

另外,若孩子因皮膚紅疹而搔癢不斷時,可在局部使用濕疹藥膏或金貝比痱子膏(一般家庭常用的藥膏,如小護士、綠油精等,傅承偉醫師認為實際效用不大,不過對孩子來說,可能有心理上的安撫作用),以降下溫度、減少紅腫帶來的不適感。


以前不會過敏,不代表以後也不會
常常有人以為,我吃某樣東西好多次了,都不曾有過敏,怎麼可能現在會突然過敏?新店耕莘醫院營養組組長康甄真提出,越常吃的食物所造成的過敏往往越普遍,例如在日本,對米過敏的人比其他地方多,而在北歐,對鱈魚過敏者也較為常見。

此外,食物過敏也不一定是由食材本身所引起,製作過程中使用的人工食品添加物: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氧化劑、香料…等化學物質,都可能是引發食物過敏的兇手!


知識篇:食物過敏的發生與治療
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也同時把食物中所含的過敏原帶到了胃腸道裡,當這些過敏原突破了胃腸道的屏障,再加上個別體質的差異,便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而造成種種不同的過敏表現。

常見的食物過敏,主要來自於食物中的蛋白質。當這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經過人體吸收後,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球蛋白抗體。如果數量過多,則會活化細胞,使其釋放出組織胺,而讓人產生過敏的現象。

另一種食物過敏,則與免疫系統無關,而是因為人體對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無法適應所引起的。例如有些人吃草莓、巧克力等,會出現皮膚過敏;有些人則對味精敏感;也有些人會因為吃了某些食物而產生偏頭痛。


常見!易造成過敏的食物種類
一般而言,會造成過敏的食物可分為以下幾類:

1.海鮮類:帶殼海鮮如蝦、蟹、貝類及不新鮮的魚,因為不新鮮的魚會釋放組織胺,造成過敏的症狀。

2.含人工食品添加物的食物:如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食品中經常可見,如:市售飲料(汽水、果汁、茶…等)、醬菜、醬油、黃色布丁、黃色糖果、五香豆干、牛肉干、各種罐頭食品、泡麵、零食(糖果、餅乾、蜜餞…)等。

3.豆莢類:花生、大豆。

4.核果類:核桃、腰果、杏仁、胡桃。

5.含咖啡因者:巧克力、咖啡、可樂、茶、可可。

6.水果:芒果、草莓、蕃茄、奇異果、水蜜桃、柳丁、橘子、哈密瓜。

7.其他:蛋類、奶類、小麥、殘留農藥的青菜。


食物過敏的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有兩種:

1. 去除引起過敏的食物: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如果必須同時去除多種食物,則要考慮營養不足的問題,尤其當對象為小孩時。

2.藥物治療:用於解除食物過敏所引發的種種症狀,使用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及「類固醇」。「抗組織胺」用於治療蕁麻疹、血管水腫、結膜炎和鼻炎等和組織胺釋放有關的食物過敏反應,一般採用口服方式,狀況較緊急時會使用針劑的抗組織胺。「類固醇」則使用於嚴重過敏反應的暫時性治療。


預防食物過敏再發生的5種方法
1.已經知道自己會過敏的食物就不要吃。

2.不新鮮的魚類食品不要吃。不新鮮的海產,會產生大量組織胺而促成過敏反應,不論有沒有過敏體質,都可能因此產生過敏。

3.吃東西前詳閱食物標示,確認有沒有會引起過敏的成份,有些食品外表看不出來裡面倒底含有哪些成分,一定要注意。

4.六歲以下的幼童約有1~3%對食物過敏,尤其嬰幼兒最多。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最好能夠以母乳哺餵。或者在專家的指導下選用低過敏原的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5.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建議在6個月以後再添加副食品。而且每次只讓寶寶嘗試一種新食物,若無不良反應,3~5天後才可以換另一種新的副食品。

資訊來源: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69303B59D6A655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