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孕婦暴露塑化劑 孩氣喘風險增

國衛院環境職業醫學組20日發表產前與產後孕婦暴露塑化劑與孩子氣喘的風險發現,研究發現都會增加孩童患呼吸道過敏疫病風險。

 根據中央社20日報導,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今天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辦學術研討會,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職業醫學組博士生古琇瑩發表「產前孕婦與學齡前幼兒暴露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與孩童氣喘之相關性:9年出生世代研究」。

 這個研究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職業醫學組研究員王淑麗主持,追蹤9年的研究直到孩童8歲,共有171名孩子,分析媽媽懷孕第3孕期、小孩2歲、5歲時常見的尿中鄰苯二甲酸酯類濃度,包括DEHP、BBzP、DnBP、DEP、DMP等5種。

 研究團隊在孩子8歲時檢測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總量(total IgE),並透過問卷詢問是否曾發生喘鳴或曾被診斷為氣喘。

 古琇瑩說,研究也排除是否有家人抽菸、父母有過敏氣喘,研究發現若媽媽尿中BBzP代謝物濃度高,則孩子8歲時發生喘鳴風險是低濃度的4.95倍;孩子8歲時IgE濃度高,則顯示有過敏體質。

 古琇瑩指出,孕婦暴露較高的DEHP可能會經由免疫球蛋白E總量增加孩子「喘鳴」風險,學齡前暴露的DEHP濃度高也與氣喘有正相關,BBzP高暴露也會增加非過敏小孩血液中的總IgE濃度,也與過敏有關。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是常見的塑化劑。研究分析5種塑化劑代謝物,其中MBzP是BBzP的代謝物,BBzP常存在PVC的地板;MEP是DEP代謝物,DEP存在沐浴乳、乳液、髮膠、指甲油等產品中。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幼兒肌膚易吸收有害物質 醫師籲:學齡前更該注意



家有嬰幼兒的父母都知道,特別是照顧1到4歲幼兒的肌膚一點都不容易。怕孩子著涼,幫他多穿一點衣服,沒想到反而流汗長痱子;多幫他洗幾次澡,或是天氣變冷,又容易出現乾燥、脫皮的狀況,而且動不動就過敏、發癢、起疹子,看孩子難受的模樣,做家長的也好心疼!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瑽寧表示,這都是因為幼兒皮膚比大人更薄、更脆弱,不但容易受傷,而且也更容易經由皮膚吸收外界的有害物質,對幼兒皮膚影響,遠比想像中的大。



黃瑽寧醫師指出,幼兒無論是肌膚的厚度或排汗、調節體溫功能,都與大人不一樣。他們的汗腺是出生後才開始啟動排汗功能,隨著發育而慢慢成熟,使得幼兒的身體不易做好調節體溫,容易因排汗差,而導致髒汙堵塞毛孔,引起皮膚發炎。另外,許多家長往往忽略,誤以為孩子自滿周歲起到4歲,或甚至再大一些,皮膚發展自然就會比較成熟,然而,黃瑽寧提醒,這個時期孩子肌膚尚在發育中,不僅敏感,也特別容易吸收,不論是從學步階段開始,或是到上了幼稚園的小朋友,爸媽都該特別留意孩子們的肌膚狀況,應避免刺激,給予保護與補充營養。



可能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幼兒的皮膚表皮層比成人薄30%,細胞間距較大,因此皮膚對抗外在刺激的能力比大人脆弱,而且更容易吸收外界有害物質或過敏原」。黃瑽寧表示,加上幼兒皮脂分泌比成人少,也比較無法快速平衡酸鹼值,所以若使用成人用的清潔用品,或是洗的次數過於頻繁,都會刺激幼兒肌膚,導致各種皮膚問題產生。因此,他也進一步指出,家長應特別小心,應選用適合1到4歲成長中幼兒適用的清潔用品及乳液,更能保護孩子肌膚健康發育。



此外,因應幼兒未發展完全的肌膚,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周怡宏也建議,除了注意幼兒飲食、維持環境清潔,以及減少過敏原的接觸之外,挑選衣物也應以天然棉質容易吸汗的布料為主,隨時注意孩子的體溫調節,保持皮膚乾爽舒適。



在清潔的部分,除了可以用清水幫幼兒清洗,家長若要使用沐浴用品來替孩子洗澡,應挑選成份單純、溫和不刺激的嬰幼兒專用產品,因為市面上許多成人用的清潔產品,可能會因為含有不適當的化學成分,會讓孩子幼嫩的皮膚過度吸收,造成傷害。另外,在季節交替的時期,如果孩子的肌膚變得比較乾燥,也可搭配嬰幼兒專用的乳液,補充含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他命等營養,並保持肌膚的保水度,讓孩子不再為換季皮膚發癢所苦。

資料來源 : 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31021/KHAWHIJ0CZB9O.shtml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感冒或過敏 6周關鍵期

現在過敏人口愈來愈多,有不少幼童都有過敏問題,因存在感冒可能惡化成過敏的迷思,只要孩子感冒,家長就戰戰兢兢,台中榮總過敏風濕免疫科主任陳怡行醫師表示,感冒時呼吸道本就較敏感,會和過敏症狀類似,但屬短暫性,若症狀持續超過6周,才可能是過敏造成,但並非感冒所致。 報導╱張雅淳 攝影╱楊明龍

陳怡行醫師表示,俗稱的感冒,或是正式醫學名稱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幾乎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當上呼吸道被這些病毒感染以後,呼吸道上皮會發炎、黏膜破損,就好像皮膚表面受傷一樣,此時接觸刺激物如冷空氣等,就算平常不會有狀況,但因為呼吸道黏膜已經發炎受損,也變得敏感,所以此時再遇到刺激物或過敏原,易讓發炎反應更劇烈。 

所以如果孩子感冒時狂流鼻涕,可別認為是過敏所致,陳怡行醫師表示,感冒時的呼吸道敏感現象是暫時性的,一般來說6周內就會逐漸痊癒,如果敏感的症狀太難受,可請醫師開立藥物減緩不適,如白三烯拮抗劑或吸入型類固醇,但是否需要使用,建議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患感冒 症狀加劇

如果感冒超過6周仍持續有鼻涕、鼻塞等情形,就要懷疑原本就屬過敏體質,過敏體質的人若感冒,本來就會使過敏症狀更為嚴重,建議先檢查、排除其他感染疾病後,再進行過敏原測試,找出過敏原降低接觸機會,就能減少發作機會。
另外,現在許多家長普遍有孩子感冒不必立即服藥的觀念,這觀念當然沒錯,因為大多數感冒藥都僅是減緩不適而已,並無法讓感冒痊癒。

資料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131117/35442572/感冒或過敏6周關鍵期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養生警惕:遺傳係數最高的7大疾病

雖然父母不能改變孩子的基因,但至少可以把自己的病史當作一種警示,更加關注孩子與這些病史相關的身體問題,並及時檢查,及早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把危險係數降到最低。以下向大家介紹7種家族遺傳疾病以及應對方案。
  過敏症和哮喘
發病率最高的孩子是:父母患有哮喘或者對花生醬、花粉、塵埃等某一種物品過敏的孩子。如果父母中只有一個患有哮喘或者過敏症,孩子遺傳的幾率為30%~50%,但如果父母都患有哮喘或者過敏症,那麼幾率就會提高到80%。


  預防措施:最新的研究顯示,母乳喂養能夠防止哮喘和過敏性皮疹的發生。如果有過敏症的家族遺傳史,卻沒有母乳喂養寶寶,或者需要添加奶粉喂養,那麼一定要為寶寶選擇過敏原很少的配方奶粉。有過敏症家族史的孩子最好在1歲之前不吃奶制品,2歲之前不吃雞蛋清,3歲之前不吃花生醬和海鮮品。另外,減少孩子與花粉和寵物的接觸,也能降低患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幾率。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1/19/c_125724203.htm

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近20年來新興職業病:乳膠過敏

【內容摘自《中西醫聯手戰勝過敏》,作者康健雜誌編輯部,天下雜誌出版】

有些職業本身容易引起過敏,其中,乳膠過敏是近二十幾年來新興的職業過敏病——因為長期戴乳膠手套,手部出現濕疹般變化,發癢發紅,甚至皸裂,引發過敏。也有人只要吸入含乳膠物質粉塵,就可立即引發過敏,甚至休克。


因為醫院裡不斷有同事來找她看病,陳怡行醫師後來針對一千多位醫護人員調查是否有乳膠過敏。結果發現,已產生症狀的佔8.6%,有12%做皮膚測試有陽性反應,表示乳膠已經是過敏原,但還沒有明顯症狀。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也曾報告,竹科無塵室作業員有17%的人會對乳膠過敏。


陳怡行也看過一些在鞋廠或輪胎廠,接觸橡膠,因此過敏的病人。對乳膠過敏,除了要注意職場的工作安全外(例如,改戴非乳膠手套或無粉塵手套),如果接受牙科檢查、婦科檢查等侵襲性檢查或外科手術,身體的黏膜或漿膜接觸到醫生配戴的乳膠手套,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


乳膠過敏在歐美已成為外科手術及侵襲檢查中,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所以假如你對乳膠過敏,求醫時一定要記得提醒醫護人員,必要時,可以請診斷出你有乳膠過敏的醫生,幫忙開診斷書或病情摘要,幫助其他醫生了解你的特殊狀況。


陳怡行另提醒,有三成對乳膠過敏的人,一段時間後也會對一些水果較易過敏,包括木瓜、奇異果、印度棗、荔枝、龍眼、水蜜桃、香瓜、鳳梨、油桃、香蕉、核桃、馬鈴薯等。因為這些水果的某些蛋白質組成成分和乳膠蛋白相似,引起交叉過敏反應。陳怡行笑道,有次一位心臟科同事來電告知,他吃木瓜竟感到封喉,陳怡行旁邊一位實習醫師聽了,疑惑地問:「木瓜不是豐胸嗎,怎麼還會『豐喉』?」雖是一則趣事,但也反映大家對水果過敏不那麼熟悉。


水果過敏的反應,比較輕微的症狀是嘴巴癢、舌頭癢;比較嚴重的,喉嚨會腫起來,或喉嚨痛,不舒服。可是,「有些人事實上會對水果過敏,只是自己不知道,」陳怡行觀察。所以,吃了蔬果後,如有上述症狀,就要警覺自己可能對這些蔬果過敏,進一步去做檢測。陳怡行更進一步提醒,對上述這些水果過敏的人,長期接觸乳膠後,也更容易對乳膠過敏,必須警覺。

全文網址: 近20年來新興職業病:乳膠過敏 - 過敏與氣喘 - 疾病大全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86348#ixzz2wIxKSNnz
Power By udn.com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日麵條未標示含過敏原 店家急回收


新聞圖片
〔本報訊〕日本札幌市知名「西山製麺」今天召開記者會,指豬肉風味麵條等熱銷商品中,
因含有過敏物質,導致許多幼兒食用後產生過敏反應,「西山製麺」緊急召回豬肉風味麵條等商品,並提供全國3萬多個據點回收。

 「西山製麵」表示,豬肉風味麵條、豬肉風味拉麵等產品,因子公司在製造時,不慎使用易誘發過敏的豬肉調味劑與乳成分,導致許多幼兒在食用後產生過敏反應,目前用料符合日本食品衛生法標準,但卻未在產品包裝標示「過敏提醒」。

 由於「西山製麵」為札幌市的知名店家,許多旅客會購買乾麵條作為伴手禮,因此「西山製麺」針對5項回收商品,開放全國3萬1600個點進行回收。「西山製麵」社長與高層幹部也在記者會上道歉,強調將會加強品質管理。


資料來源: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905233&type=國際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過敏兒比例高 飲食要注意









你家也有過敏兒嗎?根據調查台灣嬰幼兒每三人就有一個是過敏兒,在都會區過敏兒比例更超過五成,醫師就說明部分過敏現象,在嬰幼兒一歲後才會出現,因此想要預防過敏,父母要把握0-3歲的關鍵期,鼓勵全母乳哺育,若母乳不足選擇配方奶粉更要注意成分,幫助增強寶寶體內防護力。


資料來源: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311/201311221342620.html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肥胖易患過敏?首大專家為你揭秘過敏七大真相





近年來,中國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然而,人們對這些疾病知識卻知之甚少。對此,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專家為大家講解過敏相關知識,揭秘過敏性疾病的七大真相。

    1、沒養寵物也會“寵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的常見寵物過敏原為貓毛和狗毛。研究發現,很多家庭都存在貓狗過敏原,但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養有貓和狗,大部分家庭的貓狗過敏原來自學校、醫院、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

    2、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有助于緩解過敏。人體有自身的晝夜節律,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反應。過敏是否加重與人體的生物鐘有關,因此,服藥時間也有講究。例如,晚上服用抗過敏藥物,可以在早上發揮最佳藥效。

    3、肥胖者更易患過敏性疾病。研究顯示,肥胖者的過敏發病率比體重正常者要高。

    4、新寵物也可導致過敏。隨著環境的改變(如搬家),人們對寵物的免疫能力會喪失。另外,家裏養新寵物也會導致過敏。

    5、植物也能引起過敏。在眾多過敏原當中,盆景植物也可能成為過敏原,其破損處或根莖處容易產生霉菌,導致過敏。專家建議,家中盆景土層上最好覆蓋一層沙。

    6、感覺憋氣會增強身體的過敏反應。感覺憋氣可能是胃腸菌群失衡。胃腸道菌群失衡會改變整個免疫係統,增強身體對花粉和動物皮毛等過敏原的過敏反應。現代飲食習慣和濫用抗生素是問題關鍵,因此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服用抗生素。

    7、過敏藥不會產生耐藥性。有些患者感覺服用過敏藥不起作用,以為是自己產生了耐藥性,其實這可能是過敏症狀加重的原因。專家建議,最好考慮脫敏治療等其他療法。

    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專家指出,過敏疾病也有好的一面,研究發現,有過敏病史的人罹患腦癌的危險相對要低,這可能與導致過敏症的遺傳變異有關。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1/22/c_125747514.htm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過敏的十大真相




近年來,中國過敏性疾病發病率達30%左右,然而人們對過敏了解似乎並不多。對此,美國《女性摯友》雜志最新載文,刊出已經過科學證實的有關過敏的十個真相。

  家中老大更容易患過敏症。英國研究人員測試了1200多名兒童在剛出生、4歲和10歲時的過敏症狀,發現家中老大(頭胎)出現過敏的幾率明顯高于其他孩子。
  即使沒養寵物的家中也可能會出現“寵物過敏”問題。常見的寵物過敏原是貓毛和狗毛。美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員一項研究發現,99%的美國家庭存在貓狗過敏原,而其中養貓或狗的家庭只有不到一半。大部分家庭中的寵物過敏原是來自學校、醫院、商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
  掌握正確服藥時間有助于緩解過敏。美國猶太醫學研究中心馬丁博士表示,人體有本身的晝夜節律,不同時間有不同反應,過敏是否加重與人體生物鐘有關,因此服藥時間也很有講究。比如,晚上服用抗過敏藥物,可讓藥物在早上發揮最佳藥效。

  肥胖者過敏發病率更高。美國《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通過對4000多名2~19歲參試者的相關數據分析後發現,肥胖者的過敏發病率比體重正常者高26%,食物過敏發病率更是高出59%。

  新寵物也可能導致過敏。紐約過敏與鼻竇炎研究中心尼加博士表示,即使自小就養寵物,長大後也可能會發生過敏。隨著環境的改變(如搬家),人對寵物的免疫能力會喪失。另外,家裏養新寵物也可能會發生過敏。

  植物也容易引起過敏。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學學會室內環境委員會主席詹姆斯博士表示,盆景植物也容易成為過敏原,其破損處或根莖處容易產生霉菌,導致過敏。因此,家中盆景土層上最好覆蓋一層沙。

  感覺憋氣可能是由于胃腸菌群失衡。密歇根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胃腸道菌群失衡會改變整個免疫係統,增強身體對花粉和動物毛發等常見過敏原的過敏反應。現代飲食和抗生素過量使用是問題關鍵。所以應盡量少吃糖,多吃新鮮果蔬,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抗生素。
  過敏會引發口臭。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伊斯曼口腔衛生研究所所長希爾博士表示,對一些過敏患者而言,服用抗組胺藥物之後容易導致口幹,使用滴鼻劑容易溜進喉嚨,這些都容易導致口臭。

  過敏藥不會產生耐藥性。美國內布拉斯加哮喘與過敏研究中心琳達博士表示,一些患者感到過敏藥不起作用,以為自己產生了耐藥性,其實這更可能是其過敏症狀加重的原因。最好考慮脫敏治療、鼻用類固醇、等滲鹽水洗鼻劑等其他療法。

  過敏也可能有好的一面。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有過敏病史的人罹患腦瘤的危險相對要低1/3。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與導致過敏症的遺傳變異有關。

資料來源: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11/23/c_1257502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