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基因改造益生菌 治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患者體內乳糖酶極少,未能分解奶類中的乳糖,飲奶後會出現腹瀉、噁心等徵狀。(資料圖片)

全球近七成半人受乳糖不耐症困擾,在飲用牛奶或進食奶製品後,出現腹瀉、噁心等徵狀。城大研究將人體內的大腸桿菌菌株進行基因改造,可紓緩乳糖不耐症症狀,未來或可製成藥物。
不少人在飲用牛奶或進食奶製品後,會出現腹脹、胃痙攣、腹瀉及噁心等徵狀,原來都是乳糖不耐症的病徵。患者體內的乳糖酶極少,甚至沒有,故未能分解奶類中的乳糖。
城大14名學生花了三個月,培養出一種益生菌大腸桿菌菌株,能產生大量乳糖酶,再加入「爆裂基因」,菌株一旦感應到腸道有乳糖,就會自動爆裂,快速釋出乳糖酶。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生物及化學系四年級學生江俊朗,本身是乳糖不耐症患者,故想研究相關藥物幫助自己及其他同路人,「好奇怪,我喝一盒牛奶沒事,但喝兩盒就即腹瀉。」他盼製造基因改造大腸桿菌菌株,既幫自己也幫人。

城大學生研究 成員包括患者


現時坊間雖有針對乳糖不耐症藥丸,但團隊認為,「市面上的藥丸含有統一成分的乳糖酶,我喝一滴牛奶和喝一杯牛奶都是吸取同一分量乳糖酶,但如用基因改造,就可能是飲一杯牛奶就釋放特定的乳糖酶,按分量配給。」
但他說,即使攝取額外乳糖酶,對人體亦沒有壞影響。但藥丸的製作成本高昂,當中從細菌中提取乳糖酶蛋白的程序,已佔生產成本六成。研究團隊指,若採用基因改造方法,可省卻抽取蛋白過程,大幅節省生產成本。

城大學生憑此研究奪得2015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曾耀輝攝)

資料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