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廣編特輯】
孕媽咪們因為擔心營養素攝取不足,因此常會藉由營養品來補充。但你知道嗎,懷孕期間某些傳統的健康觀念其實並不適用,例如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DHA,一般我們會知道要從魚油下手補充,但魚油因為含有容易造成抗凝血的EPA,所以對於生產時會大量出血的孕婦而言其實並不適合且具潛在危險性!對於孕媽咪們的DHA補充及一些營養小知識,小編現在就來告訴你。


為什麼孕媽咪需要 DHA?

根據醫學研究,DHA無論對於媽咪或是胎兒都是必需的營養素。對於媽咪本身,DHA能降低早產風險及產後憂鬱症。而對於胎兒而言,DHA更是幫助腦部及眼睛發育的重要成分。此外,產後的媽咪更需要補充DHA,可提升母乳中DHA含量,有助於嬰兒的神經、腦部與視力發育。

孕媽咪的 DHA 補充方式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孕媽咪一週應攝取340-510g的海鮮。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彭成然建議,海鮮烹煮應避免煎烤,改用蒸煮方式,以防DHA來源的油脂流失,另外針對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常外食的問題,若孕媽咪們擔心營養素補充不足,每天可以補充 200mg 的 DHA 營養補充品。

孕媽咪的 DHA營養補充品選擇法

市售DHA來源分為動物深海性魚油,以及天然植物性藻油。深海性魚油內含抗凝血的EPA成分,並可能有些許的重金屬如甲基汞殘留,孕婦34週後建議應暫停使用。天然植物性藻油無腥味外,也較無EPA成分以及海洋性重金屬汙染,吃素者也適合。市面上如美國原裝進口的「顧可飛植物性DHA藻油膠囊」,便是專為孕媽咪設計、每粒DHA含量符合一天所需200mg的產品。

孕媽咪的營養補充守則

六大營養素的均衡攝取對孕媽咪十分重要,青菜、水果要吃足,飲食的烹煮上注意多蒸煮、少油鹽,並忌吃生菜沙拉及生蛋等可能帶菌的生冷食物。另外奶素的孕媽咪建議多喝牛奶及豆類來補充鈣鐵及蛋白質。
其他一些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營養素,如葉酸可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的缺損;維他命D的補充是近日較新的概念,將影響內分泌功能讓媽媽及小孩更強壯;DHA幫助胎兒的神經、腦部以及眼睛的發育。以上營養素的補充不得不留意。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1022/37421508/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小心!毛絨絨除塵小物 可能暗藏過敏原


醫師提醒,過敏患者使用具有絨毛材質的除塵小物久未清洗或更換,在氣候潮濕的天氣,很容易造成患者噴嚏打不停、嚴重鼻塞等症狀。(記者林彥彤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市售的除塵小物越做越可愛,且不乏充滿「毛絨絨」材質的除塵小物,然而臨床醫師提醒,國人過敏人口多,其中有9成以上患者的過敏原是塵蟎、其次是黴菌、蟑螂等,如果患者在使用具有絨毛材質的除塵小物久未清洗或更換,在氣候潮濕的天氣,很容易造成患者噴嚏打不停、嚴重鼻塞等症狀。
衛福部台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煌斌指出,根據2013年世界過敏組織的研究,有10%到30%的成人患有過敏性鼻炎,而台灣則有過敏人口則計有24%到29%,且盛行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而患者主要的過敏原有塵蟎、黴菌、蟑螂、動物毛屑等。國泰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洪詩萍也說,在台灣,有9成以上的患者主要過敏原為塵蟎。
林煌斌表示,針對這些對塵蟎過敏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使用諸如毛刷或是外型可愛毛絨絨的除塵小物等物品清掃灰塵,可是當民眾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常會有蟲類的糞便、蟲子死去的屍體或是空氣中黴菌孢子等過敏原附著在上面,這些無法被肉眼看見的過敏原,民眾容易疏忽定期更換或清洗,進而誘發過敏現象。
洪詩萍建議,避免將除塵小物放在室內,要定期曬太陽,儘量選擇絨毛較少的材質,或是選擇抗過敏材質。林煌斌也提醒,過敏與環境清潔息息相關,家中要隨時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潮濕等;否則誘發過敏,症狀輕有流鼻水、鼻子癢、鼻塞、打噴嚏等,嚴重則會出現因鼻塞所造成的頭痛或頭暈。
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60635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農場孩子較少患過敏症

【東方日報專訊】【本報綜合報道】城市人講究衞生乾淨,反而惹來容易過敏。歐洲社區呼吸系統健康調查發表的最新大型研究顯示,在農場長大的兒童,患哮喘或花粉症的風險比都市長大的減少五成四,患鼻敏感風險少五成七。研究同時發現,在農場長大的女性肺部功能更強壯,長大後較少肺部毛病。
多接觸大自然 增免疫力
研究分析逾萬名年齡介乎廿六至五十四歲人士的資料,他們來自十四個歐洲及澳洲國家。當中六成七人在五歲前住在郊區,約一成住在農場,其餘住在城市。結果發現在農場長大比在市區成長者,患過敏症的比例減少。
學者指出農場長大的兒童常接觸「骯髒的環境」,包括泥土中的細菌,令免疫力更強壯,不容易出現過敏症狀。因此,父母不應過分「保護」小孩遠離大自然環境,反而要多接觸,增加免疫力。研究發表在《Thorax》期刊。

來源:
https://hk.news.yahoo.com/%E8%BE%B2%E5%A0%B4%E5%AD%A9%E5%AD%90%E8%BC%83%E5%B0%91%E6%82%A3%E9%81%8E%E6%95%8F%E7%97%87-215025652.html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魚肝油當魚油?小心中毒風險

魚肝油當魚油?小心中毒風險            
  • 作者 : 黃惠姍
  •  
  •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魚肝油跟魚油是不是一樣?」許多人都曾有這樣的疑惑,其實魚肝油、魚油的來源、成分完全不同,保健功效也大不相同,若誤將魚肝油當魚油吃,一旦攝取過多,會有中毒的風險。
雖然魚油跟魚肝油僅一字之差,卻包含不同的營養素。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魚油是從多脂魚脂肪萃取出的油脂,含有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魚肝油則萃取自魚肝臟的物質,主要為脂溶性的維生素A與維生素D。
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
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主要是由EPA(20碳5烯酸)及DHA(22碳6烯酸)組成。Omega-3脂肪酸中的EPA可以保持血管彈性、降低三酸甘油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反應,防止血栓形成,可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病。此外,EPA還有穩定情緒抗憂鬱的功效。
Omega-3中的DHA則是人體神經突觸生長的要素,可維持腦神經細胞間正常訊息的傳遞,是小朋友腦部細胞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對老年人則有改善腦神經萎縮,減緩腦部衰退的功效。
蘇秀悅主任指出,多脂魚體內所含的Omega-3脂肪酸,並不是自行製造,而是深海中的蝦、蟹、浮游生物先吃了含有Omega-3的海藻、植物,這些鮭魚、鮪魚、鯖魚等再吃進蝦、蟹,Omega-3脂肪酸才逐漸在體內累積。因此,從特定海藻萃取出的海藻油,也含有Omega-3脂肪酸。
想要攝取足夠的Omega-3脂肪酸,其實一周吃2至3次鯖魚、鮭魚、鮪魚、秋刀魚、沙丁魚等多脂魚,就能滿足身體所需,若沒有特殊需求,並不需要額外補充。
除了多脂魚外,營養師涂蒂雅表示,素食者則可以從植物性的亞麻籽油、核桃、等攝取Omega-3脂肪酸,這些食物中所含的alpha次亞麻油酸,可在體內轉換成DHA和EPA,不過轉換效率較有限。
營養師涂蒂雅特別提醒,由於魚油具有抗凝血功能,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每天攝取超過3公克的Omega-3,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增加出血或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上升等副作用,如果要食用大量魚油需與醫師討論。此外,若本身凝血功能不佳,或是平時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民眾,不適合服用魚油。
魚肝油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維生素D
搞懂了魚油,那麼魚肝油呢?蘇秀悅主任表示,魚肝油主要成分是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A可以維護視力健康,若體內維生素A不足,就容易有夜盲症;維生素D則是人體骨骼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可幫助鈣質吸收,預防骨骼發育不完全的佝僂症。
要注意的是,由於維生素A、D屬於脂溶性的維生素,攝取過多並不會自動排出體外,會累積在肝臟,若是誤將魚肝油當魚油補充,長期下來就有可能引發中毒的狀況。
營養師涂蒂雅指出,一般建議每天成人維生素A建議攝取量,男性為每天600維克視網醇當量,女性則為500維克視網醇當量;維生素D的建議攝取量,19至50歲為5微克,51歲以上則是10微克。
據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七版(2011),維生素A及維生素D的上限攝取量,分別為3000微克視網醇及50微克,攝取過量會引發中毒的現象。維生素A若攝取過量會出現頭痛、掉髮、食慾不振的症狀;維生素D攝取過多,則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的狀況。
營養師涂蒂雅表示,其實許多天然食物就富含維生素A、D,維生素A可以從蛋、肝臟、深色葉菜類、胡蘿蔔、木瓜、紅心甘藷、柑橘等食物攝取;維生素D只要每天日曬15分鐘以上,體內就會自行合成,也可以從牛奶、雞蛋、鮭魚、鯖魚等食物獲得,若沒有特殊需求,只要三餐飲食均衡,也不用額外攝取維生素A、D。
提醒民眾食用保健食品前,可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看看自己是否有需要額外補充,以免吃了身體不需要或是攝取過多營養素,不但無益健康,還有可能吃出一身病。

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3209&fullpage=true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換季頭皮屑變好多!怎麼洗頭才能抗屑又止癢?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不只容易感冒,連頭皮屑都蠢蠢欲動!不少民眾發現,最近頭皮屑有越來越多的情況,就算天天洗頭還是無法改善。那麼,該用抗屑洗髮精嗎?有什麼秘訣可以減少頭皮屑嗎?就讓皮膚科醫師來解答!
從炎熱夏天逐漸進入微涼秋天,加上近期常常下雨,溫度和濕度的轉變使頭皮變得比較敏感,因此容易產生頭皮屑。不過,頭皮屑不能一概而論,而是分成生理性、病態性兩種。
頭皮屑分兩種 病態性頭皮屑要就醫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生理性頭皮屑是天氣變化導致的自然現象,這種頭皮屑一般呈現乾性、細小的狀態,通常不會有搔癢的情況。不過,病態性頭皮屑則是又多、又厚、又癢,往往是乾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所造成,建議看診擦藥才能舒緩。
皮膚科醫師叮嚀 7秘訣減少頭皮屑
除了就醫治療,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減輕頭皮屑、頭皮搔癢的困擾。趙昭明醫師提供以下7個小秘訣,教大家聰明保養頭皮!
建議洗頭時避免使用質地濃稠、油膩的洗髮精,以免堵塞毛孔,不利頭皮健康!
建議洗頭時避免使用質地濃稠、油膩的洗髮精,以免堵塞毛孔,不利頭皮健康!
1.別用太油、太稠、太香的洗髮精
質地黏稠、過度油膩的洗髮精不好沖洗,容易堵塞毛孔,引起毛囊炎和搔癢問題。建議挑選性質溫和、成分較單純的洗髮精,pH值最好可以落在4.5~6.5之間,比較接近頭皮的環境。

2.使用藥性洗髮精要休息
可以適度使用合格的藥性抗屑洗髮精,幫助減少頭皮屑,但是,建議一周只需使用2次,而且連續使用2~3個月之後就要暫停,過陣子若有需要再使用。事實上,造成頭皮屑的芽孢菌是頭皮上的正常細菌,長期使用藥性抗屑洗髮精,可能反而讓芽孢菌過度滋生,因此使用一段時間後務必暫停,讓頭皮休息一下!
洗頭的時候應控制水溫和清洗時間,有助於減少頭皮屑的困擾。
洗頭的時候應控制水溫和清洗時間,有助於減少頭皮屑的困擾。
3.洗頭水溫不要太高
建議使用攝氏40度以內的水來洗頭,可別因為天氣冷就把水溫調得太高。
4.洗頭時間不可太久
頭髮不長的人,洗頭時間約2~3分鐘即可,若是頭髮較長,最好也不要洗超過5分鐘。
5.洗頭不能用力抓
洗頭的時候應該用指腹輕輕按摩,力道適中,不可用指甲抓頭皮。
6.減少染燙頻率
秋冬來臨,似乎是變換髮色的好時機,但是經常染燙容易傷害頭皮,建議減少染燙次數。
7.保持正常作息
避免熬夜晚睡,保持睡眠充足,還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口味清淡為宜。

來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3499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過敏兒逐年攀升 秋冬過敏季來臨 醫師提出3大招

過敏兒逐年攀升  秋冬過敏季來臨  醫師提出3大招

近年小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平均每3個兒童就有1人是過敏兒,小兒科醫師劉錦揚提醒,秋冬季節是過敏好發期,應注意是否經常反覆感冒,或是感冒伴隨氣喘症狀發生,除了可以透過藥物保養及治療,醫師也提出3項建議,以減低過敏發作的機率。

劉錦揚醫師表示,近年來愈來愈多小朋友有過敏體質,與工業化、都市化有相當大的關係,根據研究顯示,低工業化、低開發國家的人口過敏機率較低,過敏是指人體對環境中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而引發的一連串生理變化,影響範圍涵蓋眼睛、皮膚、呼吸道等部位,常見過敏症狀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氣喘。劉錦揚醫師指出,秋冬是病毒活躍的季節,像是鼻病毒、流感病毒,而冷空氣也會造成呼吸道收縮引發過敏,醫師表示,通常一般人不會區分感冒和過敏的症狀,其實過敏發生的頻率十分頻繁,每隔3至5天就會出現鼻塞、打噴嚏、咳嗽、喉嚨癢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

過敏兒逐年攀升  秋冬過敏季來臨  醫師提出3大招 | 文章內置圖片

(圖/取自網路)

劉錦揚說明,過敏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趨緩,目前標準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可分為急性治療及日常保養。急性治療藥物有噴劑及注射型藥物,像是抗組織胺、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日常保養則有吸入型類固醇,或是降低過敏反應、阻斷發炎物質的藥物,通常一個療程約3至6個月。劉錦揚也表示,許多家長擔心治療藥物為吸入型類固醇,會引發副作用,而自行停用,醫師提醒,吸入型藥物類固醇含量非常少,且直接作用在氣管上,因此不需要擔心副作用問題,反而自行停用藥物會導致支氣管長期發炎,建議聽從醫囑使用藥物比較恰當。

劉錦揚表示,預防過敏發作,除了靠藥物治療,環境清潔也很重要,醫師提出3點,第一,家中避免養寵物,包括貓、狗、兔子、小鳥都不建議,以免空氣中有毛屑、皮屑、塵蟎容易引發過敏;第二,平常少吃油炸食物,減少食用花生、牛奶、巧克力、帶殼海鮮等高過敏原的食物;第三,家中裝潢避免使用毛毯,或堆放絨毛玩具,窗簾也應定期清潔,最好使用防蟎寢具,就能遠離過敏原。

來源:http://www.101newsmedia.com/news/27372#ixzz4RHO6cOoB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清胎毒防嬰兒濕疹 綠豆沙咪亂食

好多大肚婆陀夠七個月就好似放監一樣,狂吃綠豆沙和西瓜,深信可以清胎毒,其實清胎毒唔係咁清!請教過註冊中醫師彭明慧,她指七個月清胎毒實在太早,一般孕婦應在預產期或開刀日期前5-7星期才好開始清胎毒,而預產期或開刀日期前一星期就要停止。
其實何謂胎毒呢?「中醫統稱火熱的問題為毒,好多時越後期的孕婦多見陰血不足、易生內熱,因此會覺得眼澀、口苦、口乾、大便很乾、睡時出汗、口舌生瘡或有妊娠濕疹,這些都屬於胎火現象。」彭醫師指若嬰兒從母體遺傳到風濕和熱毒,皮膚便容易出現紅疹;媽媽在懷孕後期清胎毒的話,便可驅走胎兒火燥,BB出世後脾氣也會較溫純,少有夜哭問題。坊間傳聞吃西瓜、綠豆沙和腐竹薏米蛋糖水等性涼的食物有助清胎毒,但彭醫師則說以上食物都唔可以亂食呀。
-西瓜:有偏涼功效,但要留意西瓜糖份高,如本身有妊娠血糖高的話要留意,沒有糖尿問題的也只建議每次吃一至兩片。
-綠豆沙:涼性較重,建議到36或37周才好吃,同樣要注意糖份不能過高。
-腐竹薏米蛋糖水:薏米對孕婦子宮平滑肌有收縮功能,反而會加速子宮收縮,有機會引起引產;蛋對清胎毒並無特別效果,如吃腐竹糖水倒不如喝些低糖豆漿,營養價值反而更高。

建議食材──
黃岑:有清熱凉血、解毒功效,為安胎要藥。
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凉血降火、消咽利膈之功效。
鮮橄欖:清肺生津、止渴解毒。
白蓮鬚:有清心、益腎和清胎毒功效。

建議湯水──
1.黃芩竹茹水
材料:黃芩3錢、竹茹5錢
做法:4碗水浸泡藥材20分鐘,煲成1碗水,清胎毒頭兩周每周飲用兩次。

2.白蓮鬚太子參茶
材料:白蓮鬚2錢、太子參3錢
做法:4碗水浸泡藥材20分鐘,煲成1碗水,清胎毒尾兩周隔天飲用。

3.沙參玉竹瘦肉湯
材料:玉竹8錢、麥冬5錢、沙參5錢、淮山3錢、杞子3錢、果皮2錢、瘦肉半斤
做法:瘦肉汆水,果皮浸軟刮囊待用。將所有藥材洗淨,放入湯煲內加入約3公升水中浸泡約30分鐘,煲滾。加入瘦肉和果皮,待水再滾後轉中小火熬約2小時即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61018/55787534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珀斯「花生診所」做試驗 旨降低嬰兒花生過敏率

【大紀元2016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澳洲珀斯編譯報導)珀斯醫生準備通過「花生診所」做試驗,旨在測試嬰兒早期接觸花生是否能減低花生過敏率。
據今日西澳網報導,珀斯的醫生們開設這些診所,用以對400名嬰兒進行測試,把不同月齡的嬰兒花生過敏率拿來對比。
有三分之一的一歲大嬰兒對花生過敏。「食用花生引起的嚴重過敏機率很高,也很危險,甚至造成死亡。」衛生廳廳長戴伊(John Day)說。新出健康指南建議,儘早食用花生可以減少花生過敏機率,4個月大的嬰兒就開始吃花生,比稍後才開始接觸的嬰兒花生過敏機率要小。但是他說,只有20%可能對花生過敏的嬰兒利用了這一最佳時期。
花生過敏測試由Michael O’Sullivany醫生領導,他是免疫學家,在Princess Margaret 和 Fiona Stanley hospitals兩家醫院任職顧問,花生診所預計明年3月開放。
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10/14/n8397630.htm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化妝品都有微塑膠 或含毒被皮膚吸收

(經濟日報記者陳偉英攝)

(經濟日報記者陳偉英攝)
不只磨砂清潔產品才含微塑膠,原來亦存在於化妝品!綠色和平發現本地5大化妝品及個人護理零售商,包括卓悅、卡萊美、萬寧、莎莎及屈臣氏都有出售含微塑膠的化妝品,如眼影、粉底、唇膏等等。環團警告,微塑膠生產過程添加色素和塑化劑等毒素,可經皮膚吸收。
調查涉及5大零售商、共1,413件產品,結果發現有一半產品難以查明有否含微塑膠,在撇除難以查明成份的產品後,有37.5%的產品列明含微塑膠,包括Sasa品牌的眼線筆、屈臣氏品牌的眼影、萬寧品牌身體磨砂膏、Neutrogena 洗面乳等等。
調查包括了492件化妝品,包括面部、眼部及唇部的,當中290件未能查明成份,含微塑膠的則有161件。
(經濟日報記者張雅婷攝)
(經濟日報記者張雅婷攝)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解釋,微塑膠具反光功能,塗在皮膚上能令人看似精神翼翼,故會用於BB cream和其他化妝品上,不過微塑膠在生產過程中會被加入色素、塑化劑等有毒添加劑,有醫學研究指出,尺寸少於100納米的物質有可能被皮膚細胞吸收,對人體造成直接影響。
綠色和平去信5間零售商其詢有關微塑膠政策,卡萊美拒絕回覆。其餘4間零售商分別承諾在今年9月至2018年底開始停售自家品牌的微塑膠產品。不過,相關產品只包括沖洗性產品,如洗面膏,至於非沖洗性產品如化妝品及防曬產品並不包括在內。
市民自保亦有困難,綠色和平在調查間發現差不多5成產品、即698件並無清楚列明成份,或只以日文、韓文等一般市民難以看懂的語言標示成份,不過市民可以留意,以下成分都是微塑膠:
  • Nylon- 6
  • Nylon-12
  • Polyethylene (PE)
  •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MMA)
  • Polypropylene (PP)
綠色和平呼籲消費者慎選產品,參考其網頁的微塑膠產品名單,亦可以參與 聯署 要求各大化妝及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停止生產及銷售含微塑膠產品。
來源:
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519120/%E5%8C%96%E5%A6%9D%E5%93%81%E9%83%BD%E6%9C%89%E5%BE%AE%E5%A1%91%E8%86%A0%E3%80%80%E6%88%96%E5%90%AB%E6%AF%92%E8%A2%AB%E7%9A%AE%E8%86%9A%E5%90%B8%E6%94%B6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減極都肥? 可能你誤墮6大代謝陷阱!


陷阱一:睡眠不足 

成人每日需要睡大約7至9小時,若睡眠不足會令脂肪代謝、糖分代謝和胰島素分泌的速度減慢,所以睡眠充足有助保持新陳代謝 


陷阱二:節食減肥

節食減肥,若攝取的熱量若低於每日身體運作所需,身體會自動減慢新陳代謝,有機會減極都肥,甚至出現反彈。因此飲食均衡,食量適中才是修身的最佳方法。


陷阱三:海鹽煮食 

甲狀腺需要攝取碘質去製造荷爾蒙,以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近年很多人都愛用缺乏碘海鹽煮食,有機會因而減慢新陳代謝。建議用海鹽的朋友,可以多吃碘質豐富的食物,如蝦。


陷阱四:不愛飲水 

人體的細胞和機能都需要水分才能正常運作,沒有充足的水會減慢新陳代謝。此外,有研究指出,水有助於身體燃燒脂肪。建議大家每日都要飲8杯水,以及多食水份豐富的食物,如西瓜。


陷阱五:缺乏鈣質 

鈣質不只可以保持骨骼健康,更是保持新陳代謝的關鍵營養素!除了牛奶和乳製品外,穀物、羽衣甘藍和豆腐都富含鈣質。


陷阱六:長期緊張 

當你處於緊張的情況下,身體會產生一種稱為皮質醇的激素,而長期皮質醇偏高會影響代謝功能。


來源:http://www.healthyd.com/articles/weight_loss/%E6%B8%9B%E6%A5%B5%E9%83%BD%E8%82%A5-%E5%8F%AF%E8%83%BD%E4%BD%A0%E8%AA%A4%E5%A2%AE6%E5%A4%A7%E4%BB%A3%E8%AC%9D%E9%99%B7%E9%98%B1?ref=hma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吃素,可以降膽固醇?全素、蛋奶素OK

每天下班後放鬆大啖美食、豪飲,似乎讓大腦飢餓中樞完全當機失效,尤其是有好酒、甜食搭配,更讓人有「人生如此,夫復何求?」興嘆。但是,隔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出現如造山運動後隆起的肚皮,小心膽固醇悄悄找上門。營養師表示,趕走壞的膽固醇,不妨適度得來「素」!
壞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 與重大疾病息息相關
膽固醇,是傷害血管的大敵。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膽固醇,也就是俗稱「血油」中的一種。若是將「血油」這概括的總稱,細細地攤平展開,可以發現其中是由許多的名詞鑲接在內,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以及放牛班中的好學生—「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其中前二者惡名昭彰,和人體各種重大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動脈硬化、中風,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性。
營養師蘇妍臣表示,長期嗜食紅肉、飽合脂肪、反式脂肪、酒精、高糖飲食等,都會造成體內膽固醇飆升,讓健康「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問油能有幾多愁?」
健康素食,有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
幸好,只要選對飲食型態,就能讓頽敗的體質扭轉乾坤。研究指出,採用健康素食,包括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但不包含禁止植物五辛(植物五辛:蔥、蒜、韮、薤菜及興蕖),素食飲食的特色,就是含有多量的纖維,鐵、鎂、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E、ω-6不飽合脂肪酸。除此之外,更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降低血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以及控制體重。
研究指出,採用健康素食,包括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有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
研究指出,採用健康素食,包括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有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壞膽固醇。
不過,對於體內的三酸甘油酯並沒有影響,推測可能三酸甘油酯的來源並非油脂,而是大量精緻糖類的攝取,而素食者若無注意,如以精緻醣類果腹(只以麵包當正餐),進而忽略蔬菜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黃豆製品類),都會造成以糖、酒來源為主的三酸甘油酯,其數值仍不降反升。
營養師蘇妍臣提醒,因為這是國外研究,素食飲食基礎是以天然食物來源為主,而台灣素食早已發展出「類葷」的食材種類,其中隠藏的高糖、高脂食材,仍是會讓血油失控的罪魁禍首。所以,想利用素食來促進健康的人,需儘可能選擇天然食材來源,才不會讓降血脂的初衷「畫虎不成反類犬」,得不償失!
降血脂,不能單靠運動效果有限
若是不想控制飲食,只想利用運動控制,是否也有相同效果呢?恐怕答案會令人失望。一份針對青少年的降血脂研究,發現單靠運動,對於降低血脂的作用不大。
除此之外,若想撫育出更健康的下一代,母乳哺餵絶不能少。研究指出,幼時以母乳哺餵的孩童,相較於配方奶的餵養的孩童,日後較不會有血脂失控的問題,也較不會有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等狀況產生。
來源: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0/43441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腸道生病了…給孩子吃益生菌食物,讓腸道痊癒!

還記得「你吃進去什麼,你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格言嗎?其實這句話應該是「你的食物吃進去什麼,你就是什麼」。栽種我們食物的土壤有多健康,我們就有多健康。尤其要注意的是,原來生病的根源即在於飲食!



美國醫學博士瑪雅‧施翠特-克萊恩的兒子在1歲時,出現嚴重蕁麻疹和氣喘,並造成發育遲緩。她感到傳統醫療方式無法改善兒子的病況,於是自己展開研究,最後發現兒子生病的根源在於他的飲食。
生病的根源 原來在於飲食
提倡「大地療法」的她,在新書《大地療癒力》中表示,從土壤和種子開始,透過食物和自然,能夠從內而外地療癒孩子。她說:「經由皮膚和血液檢測,確定自己的兒子對大豆重度過敏。在整整一星期完全杜絕大豆後,終於兒子流不停的鼻水、咳嗽和呼吸喘鳴都消失無蹤。更神奇的是,他的語言在停滯幾個月後立即開始進步。」
只要食物痊癒了,腸道痊癒了,大腦痊癒了……孩子自然就痊癒了!
為了補救服用類固醇和抗生素所造成自己孩子的傷害,因為那些藥物已經讓孩子腸道裡健康的小生物失去平衡,使免疫系統失調。於是開始讓孩子吃園子裡種的那些沖洗過,但些微土壤仍附著在上面的新鮮蔬果。並且給予孩子發酵過、帶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醃菜、優酪乳、克菲爾(kefir,一種發酵乳)和紅寶石般的德國泡菜,來重新繁衍腸道裡的微生物群。
建議適度給予孩子發酵過、帶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醃菜、優酪乳食用。
建議適度給予孩子發酵過、帶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醃菜、優酪乳食用。
孩子的健康 直接來自土壤!
此外,她熬了能癒合骨頭的骨頭湯給孩子喝,湯裡加了香菇、舞菇、黃耆和生薑來重建其腸道、恢復免疫系統、協助吸收營養。以及她在孩子的飲食中增添能調節免疫系統的香料,如薑黃和小茴香籽。另外,也加進能提升腦力的食物,如菜園裡種植的青花菜和球芽甘藍、後院放養的雞所生的蛋的蛋黃、富含Omega-3的沙丁魚和鯷魚,偶爾也吃吃濃黑巧克力平衡一下。
來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3368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醫理 - 浸大中醫藥學院 濕疹之中醫藥治療

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患者由嬰幼兒以至老年人不等,而以先天稟賦敏感者為多。本病具有多形性損害、對稱分布、自覺瘙癢、反覆發作、易變慢性等特點。中醫認為發病常因素體脾虛,又飲食不節,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生,或因情志不暢,肝鬱氣滯,氣鬱化火,濕熱蘊結,加之外感風濕熱邪,內外邪氣相搏,阻於肌膚而發為濕疹。

中醫治療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因素、其他症狀的表現,以及考慮皮疹的局部情況、經絡循行部位等以辨證施治。例如濕熱證見皮損潮紅灼熱,腫脹,起水疱,黃水淋漓,瘙癢甚,或伴身熱心煩,口乾口苦,大便秘結,小便黃赤,治宜清熱利濕;脾虛濕盛證見皮損暗淡不紅,瘙癢出水,或伴倦怠乏力,胃脘脹滿,納差,大便溏薄,治宜健脾燥濕;血虛風燥證見皮損暗淡,浸潤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或見脫屑、抓痕、血痂,或伴口乾,頭昏乏力,治宜養血消風;濕瘀互結證見皮損紫黑暗紅,腫脹瘙癢,滲液糜爛結痂,較多見於下肢,治宜清熱利濕,化瘀通絡。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顏晶雯

來源:http://www.am730.com.hk/column-332683


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益生菌改善濕疹

【晴報專欄】
(續上周五)Kodi的孩子6歲半,從3歲半開始濕疹情況嚴重,要服食類固醇,但一減藥情況更嚴重……

Kodi:「已做了食物及環境測試,敏感食物已戒口,但情況未有改善。兒子對塵蟎亦有敏感。除了身體痛苦,兒子亦要面對外人的眼光。」

2016年6月18日,我回覆道:「請問孩子有沒有補充益生菌和奧米加3?你可以嘗試給小朋友食用布緯食療,按照芝士與油3:1的比例,每天一次。請繼續為小朋友戒除令他致敏的食物。他平時的膳食如何?要吃可以幫助他增強免疫力的食物。過敏體質要改善並不易,需要時間,請不要太着急,只要方法正確,一定會慢慢看到效果。對於家居中的塵蟎環境,可以通過經常曬被,控制空氣的濕度(不要高於60%)來改善。清潔家居時,不要經常用特別強效的除菌劑等,不要使用含有化學香味的產品。」

Kodi:「多謝你的回覆,因為仔仔對芝士敏感,我嘗試給他服用了一個星期亞麻籽油,早晚半茶匙,暫時情況還是反覆,但類固醇減量亦沒有變得很差,我會繼續用亞麻籽油。仔仔對魚亦敏感,吃完三文魚和鯇魚後都會面腫,所以我沒有給他服用魚油,益生菌也沒有。仔仔一般吃瘦肉、薯仔、節瓜和青瓜。謝謝你的建議,我會嘗注意家居環境,小心選用清潔用品。我會繼續同仔仔嘗試亞麻籽油。」
通常皮膚病與腸道中益生菌的數量與種類有直接關係,如果不替孩子補充益生菌,應該是沒有甚麼改善的方法。應該怎樣再提醒這位讀者媽媽注意這個重要環節?(未完)

來源:
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E5%9A%B4%E6%B5%A9/007001004066/%E7%9B%8A%E7%94%9F%E8%8F%8C%E6%94%B9%E5%96%84%E6%BF%95%E7%96%B9/232114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健康媽咪自製零食 囡囡食得健康



一向愛研究原始美食的張太(Echo Wong),因女兒出生後曾患嚴重濕疹,令她更講究如何吃得健康。首先戒掉了小麥,家中不買包裝零食,並一手一腳為孩子設計早餐和零食,家中早已丟掉微波爐,放置風乾機,方便製作天然蔬果乾。
談到戒小麥,她謂小麥有Gluten,是濕疹致敏源之一。
”我沒有全部戒吃小麥,只盡量不吃,始終囡囡與朋友出去玩,有朋友請她吃餅,會尊重囡囡讓她做決定,我相信教育了她哪些東西有益,方可讓她有選擇。我們身邊太多食物有小麥,沒小麥的世界看似很少選擇,但只要花心思和時間,自製也是樂趣和享受。”
除了愛自製食物,Echo也用紅酒箱為囡囡釘裝了一廚房。(陳偉能攝)
她也會在外國網站訂豉油、原糖、杞子乾等材料,保證無基因改造。
“現在的食物原材料難免因成本而需基因改造,故在超市只買新鮮食材,連調味料都要在外國網店、看清標籤才入貨。食材安全歐洲國家的標準是最高,但直接出售給亞洲用戶的歐洲網店不多。“
3歲的囡囡早餐配搭很多,這天便有番薯餅、腰果醬塗米餅、小番茄。她特別推崇番薯,笑謂是營養及方便的早餐之選。
“時間趕便蒸番薯加隻蕉或秋葵。我也愛弄腰果醬,因為製法很簡單,而且好味,可以增加茶點的變化。”
孩子平日的乾果小吃。(陳偉能攝)
這天母女齊齊製作椰棗能量球,椰棗本身很甜,但加了麥皮後口感香滑。她愛用風乾機製果乾,一次可弄5層,她笑言媽媽是孩子首位營養師,大人的飲食習慣對他們影響很大,但可以同時吃得健康又多元化,而囡囡的濕疹至今未有復發過。

椰棗能量球
把去核椰棗(200g)、即食麥皮(50g)、即食腰果或花生(50g)、腰果醬(1/2湯匙)、椰子油(1/2湯匙),放入食物處理器先攪拌,根據個人口味把適量杞子乾、提子乾、杏仁、芝麻、葵花籽仁等果乾或果仁放入大碗,將材料混合,再用手搓成圓形能量球。

番薯餅
這是Echo囡囡常吃的早餐,做法簡單。只需把番薯蓉(200g)、椰子粉(100g)、腰果醬或花生醬(10g),放入食物處理器攪拌後,用模製壓成餅狀,冷藏。

腰果醬
即食原味腰果(100g)加適量海鹽、黑椒、一片番茄乾及牛油果油(15g)或橄欖油攪拌便成。 
來源:
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515818/%E4%B8%8D%E5%BF%8D%E5%A5%B3%E5%85%92%E5%8F%97%E6%BF%95%E7%96%B9%E5%9B%B0%E6%93%BE%E3%80%80%E5%81%A5%E5%BA%B7%E5%AA%BD%E5%92%AADIY%E9%9B%B6%E9%A3%9F%E6%8A%97%E6%BF%95%E7%96%B9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This App Wants to Make Your Food Allergies Way Easier to Deal With


Spoon Guru is a new iOS app created to help those with specific dietary requirements figure out what they can and can't eat without the hassle.
Once you've downloaded the app you create a profile about your dietary requirements. There are a range of options, like gluten free, organic, paleo or vegan. You can just stop there and select which apply to you, or drill down to make your profile even more specific. So let's say you prefer a gluten-free diet, but you've actually noticed that you're okay when you eat durum. Well, you can tell the app that and it'll tweak its results accordingly.
From there, Spoon Guru serves up all sorts of recipe and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that come with detailed nutritional guidance. You can find something specific by using the advanced search tool and also add-in even more preferences too. So let's say you're wheat-free but you also prefer to give eggs a miss from time-to-time, you can specify that when you search but don't necessarily need to make it part of your profile.
The app also has a barcode scanner designed for when you're out shopping and it's not clear whether the stuff you want to buy will be right for you. All you need to do is scan it in and Spoon Guru will tell you whether you can or can't eat it.
The app is a particularly useful guide for those who have just started a new eating plan or just found out they've got a food intolerance and aren't sure yet what that means for eating out and dreaming up new recipes.
Source:
http://www.lifehacker.co.uk/2016/04/15/this-app-wants-to-make-your-food-allergies-way-easier-to-deal-with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吃苦瓜、柳橙皮,有助增加免疫力?

吃苦瓜、柳橙皮,有助增加免疫力?
為什麼醫藥如此進步,但是孩子卻仍然會生病?有的有過敏問題,多半與免疫力低下有關,而錯誤的飲食,正是導致孩子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用「土生土長」的食物,才能養出健康的孩子,現在開始,就讓孩子從「吃對」食物開始。

吃苦的植物,能讓免疫系統採取行動
有的孩子容易過敏、感冒,其實與免疫力低下有關,有網路傳言指出「食用帶有苦味的植物,如咖啡、果皮、苦瓜,有益免疫系統運作?」是真的嗎?根據美國醫學博士指出,吃苦的植物,能讓免疫系統和肝的解毒機轉裡的細胞面對大敵來臨時,採取行動。
美國醫學博士瑪雅‧施翠特-克萊恩在其新書《大地療癒力》中表示,吃苦的植物,例如:苦瓜、蘋果皮、胡蘿蔔皮、柳橙皮、蒲公英根茶、咖啡等,能讓免疫系統和肝的解毒機轉裡的細胞,特別是粒線體做好準備,在大敵壓境時斷然行動。當真正的危險,如重金屬、殺蟲劑、塑膠和工業化學物質來襲,它們會出面阻止累積和傷害。

腦力活化要吃魚油 適度攝取無負擔
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的腦力活化,於是拼命讓孩子攝取魚油,因此認為吃越多魚越能補充到魚油。其實,瑪雅‧施翠特-克萊恩表示,不要太常吃魚,位居海洋食物鏈最上層的鮪魚、劍魚、旗魚和鯊魚,可能累積了很多的重金屬汞。當人吃魚時,身體也會留住那些汞,只要一點汞就會妨礙腦部發展,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懷孕女性血汞濃度高,甚至會影響胚胎發展。
提醒,慢性病已成為孩子的新「常態」。很多孩子不再是偶爾感染有明確得病和痊癒的病菌,而是生病、好轉一點、又生病,反覆發生。孩子要健康快樂,最根本的要素來自自然。我們的身體隨著自然世界演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認識所有自然元素,而營養素密集的食物注入陽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富含得自土壤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和益菌,正為孩子的身體和腦部提供必不可少的天然基石。

牛乳並非是鈣質的唯一來源。
牛乳是鈣質的唯一來源?
此外,當孩子缺鈣時可能長不高,於是許多父母會急於幫孩子補充各種鈣質來源,尤其認為「牛乳是鈣質的唯一來源」,而幫孩子大量補充。其實,不必仰賴哪一種食物做為某種營養素的唯一來源。一頭牛的牛乳含有密度多高的礦物質,視牠吃草的環境而定。
建議每一種營養素密集的食物都吃一點,如沙丁魚、堅果和種子、骨頭湯、芝麻籽和芝麻糊、黑糖蜜、羽衣甘藍、菠菜和蕪菁、芥菜等食物,每一份都能提供比一般牛乳更高量的鈣。
還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的腦力活化,於是拼命讓孩子攝取魚油,因此認為吃越多魚越能補充到魚油。其實,瑪雅‧施翠特-克萊恩表示,不要太常吃魚,位居海洋食物鏈最上層的鮪魚、劍魚、旗魚和鯊魚,可能累積了很多的重金屬汞。當人吃魚時,身體也會留住那些汞,只要一點汞就會妨礙腦部發展,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尤其,懷孕女性血汞濃度高,甚至會影響胚胎發展。
孩子要健康快樂,最根本的要素來自自然
提醒,慢性病已成為孩子的新「常態」。很多孩子不再是偶爾感染有明確得病和痊癒的病菌,而是生病、好轉一點、又生病,反覆發生。孩子要健康快樂,最根本的要素來自自然。我們的身體隨著自然世界演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認識所有自然元素,而營養素密集的食物注入陽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富含得自土壤的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和益菌,正為孩子的身體和腦部提供必不可少的天然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