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醫學」和「另類醫學」的醫師彼此對立由來已久。另類醫學界普遍認為對抗醫學的方法粗糙、危險,且效果不彰;而對抗醫學界則認為,施行另類療法的醫師沒有聚焦、欠缺訓練且不科學。
一八○○年代,在藥物和突破性手術技術出現之前,「對抗醫學」醫師主要仰賴放血和使用水銀這類有毒物質治病,而今它轉移「戰場」,認為疾病的成因是自外於人體,可以用正確的治療「武器」將它瞄準、摧毀。至於草藥醫師、順勢療法醫師、脊骨神經醫師和其他另類療法醫師行醫時,則保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設計能支持「人體與生俱來的自我調節功能與自癒力」的療法。他們認為,人的疾病成因複雜、涉及眾多因素,亦即健康失調可以歸咎於諸多因素。
無論是在重大議題或是所有想像得到的面向,「對抗醫學」和「另類醫學」都看似背道而馳。但實際上,現今有不少另類療法醫生是以對抗醫學治療病患的,因為他們:
‧仍停留在治療「症狀」。
‧開立標準化的療方。
如果你因失眠而求助傳統醫師,他可能會開給你抗憂鬱藥或巴必妥酸鹽(barbiturate,具有安眠及鎮定作用)。但如果你去找另類醫學醫師,你很可能會得到類似「待遇」,只不過這回領到的可能是鎂或維他命B6。
另類醫學的方法不過是用天然療方取代藥物,給的是維他命而非藥丸,但同樣都在治療「症狀」。
這種「藥物取代」現象常見於另類療法的相關書籍中,它們列出各式各樣的疾病,像是過敏、關節炎、支氣管炎、感冒、糖尿病、流行性感冒、腸躁症等,援引各種自然療法供讀者在發現特定疾病或症狀時使用。
但不論採用何種標準化療法來治療症狀,都無法有效解決慢性疾病。
多數藥物藉著與細胞受體結合、產生化學作用,來抑制體內的某些化學反應以壓抑症狀,但這些藥物所產生的化學作用常比原本預期的多,因而引發不必要的副作用。更別說藥物原本就不是設計來「促進身體的自然痊癒反應」的了。
然而,維他命和草藥這類自然療法,則能支持身體的器官與腺體,強化身體本身的自然調節與再生過程。自然療法具生物相容性,意即身體可以辨識、分解,並有效利用它們。因為它們不是外來物,所以肝臟和其它排毒器官毋須費事將它們清出體外。但現今自然療法的運用有個主要問題:
一如傳統醫學,另類醫學缺乏有效分析及解決使人體生化失調(此為慢性病潛在因素)的技術。
這就是莎拉這類病患試過一個又一個療法的原因,也是長久以來無數慢性病人的處境。許多另類療法醫師和病患一樣挫折,他們想找到人們慢性失調的根源,卻不知從何著手;他們想將身體視為「整體」來處理,卻始終限於「對抗醫學」的窠臼。
慢性病的共通點是,它們都牽涉到基礎體內平衡控制機制的失調,而這些機制調節所有體內無時不在發生的生化反應。多數醫師正是欠缺處理這類問題必備的知識和工具。第二章提過,「代謝型態」提供醫師信得過的方法,用以評估和矯正人體調節機制的失調。
「代謝型態」不像傳統醫學或另類醫學,它具備處理疾病根源的獨特能力。
「體內平衡」能使有機體維持正常與健康,這種強大的生物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它會不斷維持生命系統代謝作用的完善,重建生物體在生理與化學上的平衡。人體各層級會透過生化反應的精準安排,維持體內平衡。身體能維持正常的血糖值、體溫或心跳,全拜體內平衡在系統層次運作之賜;細胞能有效率地穿透細胞膜,運送食物、氧氣和廢物,則是體內平衡在細胞層次作用之故。
文章出處:i-Nature 編輯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