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血管性水腫 竟是藥物過敏造成




15歲的小芬(化名)日前因為喉嚨痛,一早就到附近診所看病,吃完一包藥後,嘴巴卻變得腫腫的,而且越來越腫,她心想:「奇怪,怎麼了?」趕緊回到診所詢問是否可以繼續吃藥?醫師說明小芬極有可能是對藥物過敏而造成血管性水腫。
小芬以為過敏就是會起紅疹,從不知道過敏也會有其他表現。
急性蕁麻疹與急性血管性水腫的致病機轉相同,是一種過敏反應,通常與抗體IgE有關,只是影響皮膚的深度不同。
急性蕁麻疹大多是以皮膚表淺部突發且具癢感的膨疹表現;急性血管性水腫則會造成較深的皮下組織水腫,常見眼皮、嘴唇、舌頭、外生殖器、手背與腳背,甚至影響腸胃道與呼吸道,造成嘔吐、腹痛或呼吸困難、氣管收縮。
◎常見的誘發原因:
●食物,例如:海鮮、貝類、蛋、牛奶、花生、堅果、小麥、草莓等。
●藥物,例如:抗生素(像盤尼西林類)、非類固醇類的鎮痛解熱劑、利尿劑與阿斯匹靈。
●其他,例如:蚊蟲蜇刺與感染等,也可能誘發,其中以食物及藥物所引起者最為常見。
基本上要由問診,儘量找出可能誘發的因素(像是最常見的食物與藥物),因為再次的接觸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過敏反應,也可以做過敏性皮膚測試來幫助診斷。
◎急性蕁麻疹與急性血管性水腫該怎麼處理?
治療上,可以使用抗組織胺來減輕病人的過敏反應及癢感;對於嚴重血管性水腫可造成咽喉呼吸道腫脹,導致呼吸困難或是血壓降低時,還可以考慮使用腎上腺素或是類固醇。
回溯小芬以前都沒有食物過敏的現象,發病當天也沒有吃特別的食物,藥單裡面的藥沒有抗生素,只有一個她以往沒吃過的非類固醇的鎮痛解熱劑(Ibuprofen),所以醫師推斷應該就是止痛劑過敏所造成的血管性水腫。身體檢查也沒有蕁麻疹、呼吸道或是腸胃道的不適。所以給予小芬抗組織胺治療,一、兩天後,她就痊癒了。
有過敏反應 要避免接觸過敏原
醫師也在病歷上記錄過敏的藥物,且告知小芬在其他地方看診時,一定要告知醫師有藥物過敏史,以防再次發生類似狀況。
食物、藥物的過敏反應,輕則皮疹發癢,重則會威脅生命,因此一定要儘量避免已知會過敏的東西,才不會再次引起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或是其他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作者為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

資料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dec/9/today-health4.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